婚礼策划网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的位置:婚礼策划网 > 知识百科 > 正文
石原慎太郎的个人生活
石原慎太郎的个人生活
提示:

石原慎太郎的个人生活

石原慎太郎不仅是作家,还是个画家,他画的漫画也是有模有样的。他看起来情趣高雅,爱好帆船、喜欢海,和海的渊源很深,中学时代就驾船航海。年轻时他在海边拍了不少照片,出版多本以海为故事背景的书,他的有关海的箴言警句颇多。石原慎太郎曾经获得日本海洋文学大奖的特别奖。他不仅在日本海活动,还到世界各地去看海。除了文学和海,他的兴趣还有网球、有氧潜水等。由于石原在文学上的卓越成就,他从1995年起,一直担任日本最高文学奖芥川文学奖的评委。有趣的是,石原亲自选拔的搭档、2007年开始担任副知事猪濑直树也是个作家,两人颇有共同语言,石原甚至在公开场合称,猪濑是接自己班的合适人选。 石原信直:祖父,明治时期警察官,本姓服部,服部信义次子,伊予国(今爱媛县)出身,过继落没士族石原氏的石原安太夫为继子以延续家门。石原洁:父亲,信直三子,商船三井的东京支社副长。石原裕次郎:弟弟,演员和歌手,1987年逝世。石原伸晃:长子,众议院议员,曾担任国土交通大臣。石原良纯:次子,演员和气象预报员。石原宏高:三子,众议院议员。石原延启:四子,画家据报道,石原有一私生子,情妇母子住贫民区。当年,石原慎太郎有一个情妇,是银座里一个高级俱乐部的年轻陪酒女。情妇为石原生了个儿子。后来,石原对情妇和孩子不管不顾,情妇也没有办法,只好到东京都一家有名的大酒店里当刷碗工。 二战时日本帝国陆军军人石原莞尔出身自日本东北的山形县的石原家,与石原慎太郎家族无明确亲缘关系。 据日本共同社报道,日本自民党干事长石原伸晃在11日上午的记者会上表示,下午将召开记者会正式宣布竞选自民党总裁。他打算届时在自民党总部举行记者会公布竞选纲领。另一方面,已决定参选的前首相安倍晋三上午在国会大厦与其所属阵营的骨干等举行会议,为12日正式宣布参选做准备。石原伸晃是东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之子,石原慎太郎此前表示,期待日本下次大选时实现政治更迭,希望钓鱼岛问题成为其自民党总裁选举争论的焦点。 根据日本共产党东京都议团的调查,石原慎太郎知事在海外访问上的花费已经达到惊人程度。7年间进行了19次海外访问,可统计的15次经费累计达2亿4千万日元。 年份 访问地 期间(日) 费用(万日元) 1999 台湾(台北市以外) 3 X 2000 台湾(台北) 4 X 2000 马来西亚 5 X 2001 瑞士 6 X 2001 厄瓜多尔 11 1444 2001 美国 7 2161 2002 新加坡 4 564 2002 美国 7 1701 2002 印度 9 2267 2003 美国(夏威夷) 5 978 2004 瑞士、法国 9 2815 2004 台湾(台北市) 4 226 2004 美国 10 2136 2004 台湾(台北市等) 5 123 2004 印度尼西亚、越南 8 2202 2005 台湾(台北市) 4 398 2005 美国 8 2263 2005 台湾(台北市) 5 1504 2006 英国 7 3574 X为资料保存年限达到,未能查明。金额四舍五入。日本各大报刊及电视台对此事件均进行了广泛深入地报道。

石原慎太郎的人物评价
提示:

石原慎太郎的人物评价

石原慎太郎怎样当知事在担任东京都知事之前,石原慎太郎就已经担任过政府内阁成员,已经有相当的知名度。1976年,年仅44岁的石原就担任了福田内阁的环境厅长官,55岁时担任了竹下内阁的运输大臣。1999年,石原出马竞选知事时,自我介绍颇为张扬:我是石原裕次郎的哥哥,我要代表都民和国民进行一场革命。石原慎太郎的弟弟石原裕次郎是早年故去的日本国民心中永远的偶像,打弟弟的招牌有助于人们对他增加好感。另外,在日本,除了石原慎太郎,恐怕没有第二个人敢说我代表国民。可以说,他的发言一下子抓住了人心。他以超过对手80万张选票的压倒性胜利当选知事。从此不管是政界还是民间,都有管理东京都,非石原慎太郎不可的声音。当选不久,他又放言,都知事不当两届的话无法完成让人满足的工作,当了三届他看起来还是干劲十足,不曾满足过。在第一个任期内,石原提出了从东京改变日本的口号,他实施了很多利民、领全国风气之先的政策,如限制大型货车的运行,限制排放汽车尾气,设定保育所的达标制度,创设了一年365天24小时救急医疗设施,实施综合防灾训练,设立债券市场等。2003年,石原以超过第一次当选知事近一倍的308万高票再次当选东京都知事,创下了历史纪录。石原的执政得人心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他认为首先要为民着想,只要对百姓有利的政策,哪怕对中央政府说不,也得顶风实行。作为东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每年还要在都议会上发表四、五次施政演说,内容多谈东京的形势和大政方针,很多时候也延伸到全国的形势发展。知事的每月公款消费项目比如交际费等都在网站上公开,每次出差海外也都在网站上公布,包括出差目的、日程、随行人员,用了多少钱,取得哪些成果都告知民众。石原慎太郎经常深入基层,身穿工作服,头戴安全帽的形象也经常出现在电视上。有时他会乘直升机视察东京边远地区和外地,有人批评他奢侈,他则反驳说,这是讲效率,再说在飞机上,才能看得全面。当东京都的财政面临困难时,他带头给自己减少了10%的工资。在城市建设方面,他是大刀阔斧的,热衷于在海边扩展大型工程,把陆地向海延伸。他创办东京地方的银行和大学,这些措施都走在全国的前面。相对于世界上其他大都市,东京安全系数较高,这与石原慎太郎重视治安管理、善于打击犯罪有关。著名的东京新宿歌舞伎町过去曾经治安比较乱,违法营业的店较多,经石原亲自整顿后秩序井然,犯罪行为大大减少。在外界眼中,石原慎太郎是很排外的,他确实不时批评在日本的外国人不守规矩,扰乱日本的秩序,但是对于外国人移民日本,他又是十分赞成的。他认为,日本应该多接受亚洲各国通过有秩序的移民政策而来的移民。但他对于赋予住在日本的外国人参政权是坚决反对的。他曾经把中国蔑称为支那,遇中方抗议之后,他竟然做如此辩解:我的中国人朋友告诉我,中国的新浪网的新浪跟支那的罗马字读音是一样的。亲民的石原慎太郎在东京都的网页上的显著位置有知事的房间这个栏目,从这里可以了解知事的工作情形,包括施政方针、记者会见、深入 2000 层、媒体采访以及出差何处和花了多少钱等。上头自然有石原慎太郎的视频,他总是不停地眨巴着眼睛亲切地对东京都民侃侃而谈,每月至少要谈心一次,9月份他谈的主题是灾害对策和群众性体育活动的重要性。他提醒东京人时刻提防地震灾害的侵袭,在灾害到来时,要做到能自助、共助以及接受公助。每个星期五,石原都要举行记者会,回答记者们提出的有关东京都政的各种问题,这些内容都会在网站上公开。对付记者,石原十分老道。有时候遇上刁钻、不靠谱的提问,石原会毫不客气地顶回去:你问跟东京都毫无关系的问题,这样是不行的。但是记者们还是喜欢越轨问石原对一些国家大政方针的看法,石原高兴起来还是可以有问有答,知无不言的。有时候在记者会见的结尾,石原有意放松自己,不乏妙语连珠、颇有情趣的问答,比如9月3日的记者见面会的最后,有记者问到:东京的夏天特别热,很多老人中暑了石原马上接过话茬说:是啊,我也中暑了记者再问:知事您是如何度过这个炎热的夏天的呢?石原答道:对我来说,这是一个失落的夏天。我到朋友家豪华的游泳池里游泳,回家后喝了一杯啤酒,躺在阳台上睡着了,结果得了感冒,夏天的感冒老是治不好,总算摆脱了感冒的后遗症,恢复了大半,但是就变成失落的夏天了。我已经这么大年纪了,不喜欢太阳的季节了。这个太阳的季节是石原在大学时代一鸣惊人获得芥川文学奖的书名。石原慎太郎当选东京都知事不久,提出了一个心的东京革命的理念,2004年,东京申办残疾人奥运会之际,心的东京革命被推到了高潮。这一理念,实际上是一场社会运动,提倡互相关爱,发动志愿者为需要帮助的人服务,从东京向全国以至向世界扩展。石原曾感叹东京的人际关系淡漠,石原曾经和心的东京革命推进协议会会长多湖辉谈到:假日牵着狗去散步,遇到他人也牵着狗去散步,两只狗互相叫起来了,狗的主人才开始打个招呼,为什么非要等狗互相打招呼之后人才能互相表达善意呢,我为此感到伤感,人看起来还不如狗纯真。他还说相当怀念从前邻里之间可以互相借调味品的年代,人与人的关系是那样的热乎。石原慎太郎还有自己的一套教育理论,他时常对学校教育发表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博爱和献身侍奉是人类最高的美德,因此小孩们首先要尊敬自己的竞争者,养成能够感受友情的心态。在学校里的学习和体育活动中,小孩们容易把自己的竞争者当成敌人,不能恨对手而要对对手充满友情之心,这样才能快乐地竞争。这样的事父母有机会要说给孩子听,他提倡在中小学校进行道德教育。石原慎太郎重视学校教育改革,在他担任知事之前,东京都所属高中的学生考入名牌大学的比例并不高。2001年,他主导在东京都创设了升学指导重点校制度,也就是相当于中国的重点高中,之后重点高中逐年增多,教学质量不断跟上,考上东京大学等名牌大学的公立高中生明显增多。原先在日本人的印象里,公立学校教学质量比不上私立学校,东京都经过改革,不亚于私立校的公立高中越来越多。公立学校的学费远低于私立校,公立学校的教学质量提高后,大受学生和家长的欢迎,升学可选择的余地就更大了。为此东京都民都感激石原知事的教育改革。由于日本经济不景气,与全国其他地区一样东京的失业人口也在增多,石原慎太郎为此设立了东京工作中心,不仅给年轻人介绍工作,也给老年人提供就业机会,目标是一年帮助一万人找到再就业。不折不扣的爱国者石原慎太郎是个颇有韬略的政治家。他过去时常对中国口出恶言,这是世人有目共睹的,但是为了日本的利益,他也能够放下身段向中国示好,北京奥运之前两三年,他就不时递透露希望访问北京参加奥运开幕式的愿望,他当然也有自己的如意算盘,当时东京正申办2016年奥运会,他需要得到北京的支持。石原慎太郎每月为《产经新闻》撰写一篇专栏文章,专栏的名称就叫日本啊,这一专栏里他尽显忧国忧民之心,如他关注过冲之鸟岛的战略意义,日本近未来的危机,十年后的东京等,石原曾经在冲之鸟礁上俯身亲吻,爱国者形象让日本人动容。日本的少子化很严重,石原信誓旦旦地说:就算日本的人口在减少,我也要想办法让东京都的人口增加。石原写过一本叫做《日本可以说不》的书,他在日本人中留下了敢于为日本说话,在国际上维护日本利益的印象。前些年,石原的粉丝们甚至要拥戴他当日本首相,在日本的政治家里,再也找不到第二个像石原那样爱日本又对外强硬的人了。在日本,还有人专门下功夫研究石原慎太郎,出了书叫《石原慎太郎入门》,反对他的人也成立了石原慎太郎研究会,列举石原的言论加以批判。参加北京奥运身为右翼的他出人意料的同首相福田一同出席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看完开幕式后,石原接受了记者采访。他表示,充分感受到中国13亿人口之多,但开幕式时间超过3个钟头实在太冗长。据日本“产经新闻”报道,石原8日晚出席北京奥运开幕式之后说:“充分感受到中国13亿人口之多的惊人之处,有一种人山人海的感觉。或许人海战术是中国最拿手的说不定。总之,就是觉得人多。”除了提到人海战术之外,石原也暗指中国擅于利用美女战术。他说:“开幕式到了最后,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在致词时,地毯旁排列着许多美女,个个身材高挑,相貌出众,那种美女如云的景象,我从没看过。”不过,石原说,让他感受最深的就是当志愿者的大学生们。他说:“不像美国机场的安检人员一副很跩的模样,中国的大学生真的又亲切又有礼貌。问了之后才知道,就连残障奥运会,他们都是义务帮忙的。我想,主办单位至少供应午餐之类的吧。”他还说:“或许很多人对于(中国的)政治体制会有所批判,我也经常对中国政治异论,但对于国家社会前途的看法,中国大学生很明显的与日本的大学生不一样,他们对于国家有所期待,让人感受到青春生命的意义,听了他们的想法之后,真让人羡慕。”石原后来又将话题拉回开幕式。他说:“超过3个小时的典礼,大菜太多了,餐盘琳琅满目,或许是喜庆的关系吧,但是最好像结婚喜宴一样,时间再控制得短一点比较好。”他说,开幕式节目,让他印象最深刻的是1600人左右的大鼓表演,同样规格的大鼓,表演动作整齐画一,与日本的大鼓表演不一样,给人一种传统与现代并存的感受。石原访北京,主要目的是观摩并宣传东京申办2016年夏季奥运会。他说,日本会以日本人的想法和心灵感受性来办。他深知如果要成功地申办2016年夏季奥运,就必须有中国的支持。

东方战场里,少将石原莞尔为什么敢和大将杉山元叫板?
提示:

东方战场里,少将石原莞尔为什么敢和大将杉山元叫板?

有些人认为,如果这不是神剧剧情的反转,根据日军等级森严的作风,石原完会面临严重的后果吗?这是真的,你认为可以利用职务的便利随意放下上级吗?门都没有。在那次相互牵制的比赛中,石原完似乎取得了胜利,但真正的结果却使他感到惊讶。因为部署的最终意见仍然接受了三山院的看法。这时“辩论”大会已经结束,石原完再生气也没办法。这就是所谓的宽大处理吧?只要上级不高兴,就说破天也没用。 从石原完尔后的结果可以看出,石原元和道佐希代基,后比一位官员更大,首相兼元帅,石原完?成为预备役士兵,为了规范他的话,经常受到监视。是不是很讽刺?但是对石原完来说,这不是坏事。因为他的生命一直保存到战争结束。 我们不明白为什么石原完勇敢挑战比自己高2级的将军,但关于日军等级观念的资料可以让我们了解一些现实。当时,日军虽然阶级观念非常森严,但哈克尚的事件不少。这是因为日本体系内部的高层权力斗争。很多时候,一位高级官员利用中下阶层的下属,让他们成为自己手中的棋子,压倒对方特别是明治维新以后,情况发生了变化。也就是说,一些下层人物成为中层,为了更快地上升,会发生这种犯法的事情。 石原湾对杉机马原的这一次是日军体系中在哈克比较典型的事例。作为日本少壮派的石原完,被上级用作捍卫权力的“棋子”也是司空见惯的事情。为什么日军的一些高层会允许低级以下的犯罪?例如,面对更复杂的事情,在冲突面前很难解决,然后开始犯罪的仆人,所以有理由很好地解决问题,如果最后一件事解决了,当然是老板的信用。如果事情搞砸了,下列下级只能向军队赔罪。

东方战场里,少将石原莞尔为何敢和大将杉山元叫板?
提示:

东方战场里,少将石原莞尔为何敢和大将杉山元叫板?

作为一部纪实题材的大剧,《东方战场》还是有被人吐槽不真实。比如剧中日军石原莞尔与杉山元的对峙吧,那分明就是下克上的不真实表现。一个少将,如果能对一个大将公然叫板呢?这不是神剧的反转镜头吗?但是,如果真的了解了现实,可能它还真不是那么一回事。 少将石原莞尔为什么要与大将叫板?就日本当时体系,完全是真的 石原莞尔在二战时期是日军内比较出名的人物,他的思想、政治、军国主义都非常突出。他毕业于日本陆军大学,以全班第二名的优秀成绩毕业,先后到中国、德国进行各方面的历练。也正是因为如此,石原莞尔不是个吃白饭的主儿,他的很多思想,或者说很多认知,可能要强于日军内的大部分高官。 就拿剧中的剧情来说吧,石原莞尔对张学良算是知己知彼了,也正因为如此,九·一八事变才能让他成为军内声名在外的人物。可是,人是会飘的,石原莞尔也不例外,有了成绩,加之受到一部分人的追捧,所以他目中无人就是必然了。 而日军当时在中国战场上的大部分军官与石原莞尔意见不同,这里面也包括了他的上司杉山元。这些人都认为,在中国战略方面已经非常成熟且乐观,胜利只是早晚的事。但石原莞尔却不这样认为,他觉得,全面开战必定会延长战争,相反,采用惩罚式的斗争方法,才能逼得国民党抵抗力量后退。 其实,很多剧中演绎日军首领轻视我国队伍是实情,以他们当时横扫国内的胜利心情来讲,他们认为中国是不堪一打的,根本用不着费太多心思,就可以将中国占领。而这正是石原莞尔与杉山元不同认知的冲突之处。 当时,杉山原认为,三个月就是胜利的期限,所以投入太多根本不理智。有这种认知的日军官员也包括了石原莞尔手下的一部分下属,这是让石原莞尔非常生气的,在这样的对弈之中,两个人的互怼也就水到渠成了。 说起来,石原莞尔之所以敢这样针对杉山元,那也是有原因的,当时石原莞尔的直接上司为日本亲王,而杉山元虽然为大将,但显然与石原的亲王上司不能相比。也因为这个原因,石原莞尔这个少将成为了日本陆军参谋本部的领导。 当然,石原莞尔也没浪费自己的职务权限,他直接将参谋本部90%以上的权力归到了作战部。在这样的情况下,石原莞尔就成了作战部的一把手,而杉山元这个大将也就一下成了与他平级的身份。 如此,两个人互相争执,大掐口水仗也就不奇怪了。而且,石原莞尔再被加入一点夸张的戏分,那也就足以成就这种下克上的经典桥段。 叫板大将之后的结局如何?降级是小事,保命才重要 有人就不解了,这如果不是出于神剧剧情的反转,那根据日本军队等级森严的作风,石原莞尔是不是要面临着严重的后果呢?这倒是真的,你认为利用职务的便利就可以随便将上级怼下去了吗?门也没有。 那场互怼大会上,看似石原莞尔胜利了,可真正的结果却让他意外,因为部署的最终意见还是采纳了杉山元的看法。这时“辩论”大会已经结束,石原莞尔再怎么生气也没办法了,这就是所谓的官大压死人吧?管你有什么道理,只要上级不高兴,你说破天也没用。 而且,还有重要的一点,石原莞尔为此付出了代价。试想想也可以理解,一个将上司怼得无言以对,老脸尽失的下属,你想全身而退?别做梦了。石原莞尔随后直接就被调去了关东军当职,而他的直接上司正是东条英机。 别忘了,石原莞尔可是将东条英机称为“上等兵东条的蠢货”。站在这个人的手下听差,你说石原莞尔心里怎么想?日子过得好不好? 其实,从石原莞尔后来的结果就可以看出来,杉山元与东条英机,在后来一个比一个官大,又是首相又是元帅,而石原莞尔呢?竟然成了一名预备役的兵,而且还经常被人监视着,以规范他的言语。是不是很讽刺呢?不过,这对石原莞尔不是一件坏事,因为到战争结束,他因此小命得到了保存。 我们只是不解为什么当时石原莞尔会这样勇敢到挑战比自己高两级的上将,但有些关于日军等级观念的资料却可以告诉我们一点现实。 当时,日军虽然等级观念非常森严,但却不乏下克上的事件,这是因为日本体系内部的高层权力斗争。在很多时候,都是一方高官利用中下层下属,让他们成为自己手中的棋子去打压另一方。尤其在明治维新之后,情况发生了变化,那就是下层的人物有一部分成为了中层,于是,为了向上爬得更快,就会出现这种以下犯上的事。 而石原莞尔对杉山元这一次,那是日军体系中下克上比较典型的案例了。作为日本少壮派的石原莞尔,被上级当成权力维护使用的“棋子”,这也是非常普遍的事情。为什么日军某些高层会允许下级以下犯上?也是有原因的,比如遭遇比较复杂的事情,争议面前难决,推出一个以下犯上的下级,这样就能很好地解决难题:如果最后事情解决了,当然是上级的功劳。如果事情搞砸了,那以下犯上的下级就只能谢罪于军中了。 如此看来,日军体系的等级森严其实就是一种表象,它下克上的风气从来就没有停止过,下到少佐、中佐、大佐的对峙,上到日军司令部及作战部的少将、中将、大将。有问题必须要找人承担,下克上者便是这场游戏的“买单者”。可见,石原莞尔也不过是一枚被利用的棋子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