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课堂是什么模式
智慧课堂是以“互联网+”的思维方式和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打造的智能、高效的课堂。其实质,是基于动态学习数据分析和“云、网、端”的运用,实现教学决策数据化、评价反馈即时化、交流互动立体化、资源推送智能化,创设有利于协作交流和意义建构的学习环境,通过智慧的教与学,促进全体学生实现符合个性化成长规律的智慧发展。 课程支持教与学方式的灵活多变,支持丰富的学习体验,利于交流、协作和共享,更是如何灵活运用技术来支持学习过程、增强学习效果。 特征评价 基于动态学习数据分析,智慧课堂从依赖于存在教师头脑中的教学经验转向依赖于对海量教学数据的分析。用于分析的数据大部分来自LMS、CMS和学生档案库等数据库,也有些来自于学生个人的非正式知识管理系统(如个人主页、博客、微博等)。采用现代化的分析工具和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加工、挖掘和分析,据此进行教学决策,依靠数据精准地掌握学情和调整教学策略。 智慧课堂教学中采取动态伴随式学习评价,即贯穿课堂教学全过程的学习诊断与评价,并可根据需求实时反馈评价结果,包括课前预习测评和反馈、课堂实时检测评价和即时反馈、课后作业评价和跟踪反馈,从而实现了即时、动态的诊断分析和评价信息反馈,重构形成性教学评价体系。 在教学资源的载体形式上是多样化的,包括电子文档、图片、影视、语音、PPT等多种样式的资源;在资源推送方式上也是多样的,既包括自动推送、人工推送等方式,也可以采取自主订阅学习资源,满足学习者富有个性的多样化学习需要。
智慧课堂有哪五大功能模块
智慧课堂有教、学、考、评、管五大功能模块。智慧课堂建设的基本技术元素主要包括云环境、云计算、云教学、云分析等基本教学环节内容,所以功能点的设计应该是根据“教、学、考、评、管”等方面进行深入研发的一个全面而开放的系统。 设计的过程中,关注智慧课堂建设的理念和设计原则非常重要,依据理念和原则进行的功能模块研发才能更符合教学过程的实际需要。 制度须知 遵循教学规律和成长规律的。从教师角度上讲,那就是课堂的教学设计是不是遵循教育教学规律,是不是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 从学生角度讲,智慧课堂一定是让学生获得智慧,或者在跟学生教学互动的过程当中,让学生们生成智慧。让学生真正学会思考问题、学会思维,也就是说课堂思维是有深度的,而不只是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