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礼策划网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的位置:婚礼策划网 > 知识百科 > 正文
新文化运动主张是什么?
新文化运动主张是什么?
提示:

新文化运动主张是什么?

新文化运动的主张得到了知识分子,特别是广大青年学生的支持,他们纷纷参与到这场文化革命运动中,反对中国的封建压迫的儒教文化,宣扬西方的民主,自由的文化。 在中国的文化界形成了一次新的思想解放潮流,使得人们的思想得到解放。新文化运动的主张广受知识分子的欢迎,也使得中国普通百姓的思想得到解放。 新文化运动的目的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也就是“四提倡”和“四反对”,主要表现为:一、提倡民主,反对专制。二、提倡科学,反对迷信。三、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四、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新文化运动的创导人之一鲁迅 首先是提倡民主方面,由陈独秀主办的《新青年》杂志,大力发表民主宣言,反对帝制和专制,对封建、复辟的思想进行了抨击。 这次运动,将矛头直接指向了拥护封建主义专制的孔学,提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并高呼“赛先生”和“德先生”的口号。由于是陈独秀认为,要消灭专制,就必须先消灭军阀,消灭封建宗法和封建道德规范。 其次是提倡科学,新文化运动大力宣传近代科学理念,发扬西方的先进科学精神,使当时的人民从蒙昧无知的状态中解救出来。 第三,是提倡新道德。在提倡新道德的前提,必须先打到原来一直存在在中国两千多年的旧道德观念。像《建党伟业》中胡适在演说中发表的讲话一样:欲立其一,必先废其一。所以他们对于统治了中国思想孔孟儒学提出了反对观点,并建立新的道德标准和文化风格。 第四,提倡新文学。新文学的含义,就是白话文。鲁迅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第一篇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从此开启了中国进入白话文时代的先河,此后中国的报刊,杂志等都开始沿用白话文。 新文化运动的目的在于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封建帝制在中国的复辟,为民主革命运动的推进作出了重大贡献。

新文化运动是什么?
提示:

新文化运动是什么?

  新文化运动为20世纪早期中国文化界中,由一群受过西方教育的人发起的一次革新运动。1919年5月4日前夕,陈独秀在其主编的《新青年》刊载文章,提倡民主与科学(德先生与赛先生),批判传统纯正的中国文化,并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一方面,以胡适为代表的温和派,则反对马克思主义,支持白话文运动,主张以实用主义代替儒家学说,即为新文化运动滥觞。在这一时期,陈独秀、胡适、鲁迅等人成为新文化运动的核心人物。
  新文化运动以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1916年9月起改名为《新青年》,1917年初迁到北京)为起点和中心阵地,以民主和科学(“德先生”和“赛先生”)两面旗帜,向封建主义展开了猛烈的进攻。陈独秀在《青年》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一文,大声疾呼,提倡民主与科学。他指出:“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羞为浅化之民也,则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民主)并重。”陈独秀勇猛地向封建主义的政治和文化进行冲击,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
  胡适从美国留学回国后任北大教授,后任文学院院长。他积极参加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运动,是文学革命和初期新文化运动中重要的代表人物。
  鲁迅早年留学日本,1918年初参加《新青年》的编辑工作,1918年5月,鲁迅发表的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对吃人的封建礼教进行了血泪控诉和无情鞭挞,树立了把文学革命的形式和内容相结合的典范,开拓了中国新文学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