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圣母院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1、主要内容
1842年,“愚人节”那天,流浪的吉卜赛艺人在巴黎圣母院前面广场上表演歌舞,有个叫爱斯梅拉达的姑娘非常引人注目,她长得美丽动人舞姿也非常优美。巴黎圣母院的副主教克弗罗洛,躲在玻璃窗后面,偷看爱斯梅拉达跳舞。他疯狂地爱上了她,便命令敲钟人,相貌奇丑无比的加西莫多把爱斯梅拉达抢来。结果被法国国王的弓箭队长浮比斯救,抓住了加西莫多,把他带到广场上鞭笞,善良的吉卜赛姑娘不计前仇,反而送水给加西莫多喝。敲钟人虽然外貌丑陋,内心却纯洁高尚,他非常感激爱斯梅拉达,也爱上了她。但爱斯梅拉达对浮比斯一见钟情,两人约会时,弗罗洛悄悄跟随,出于嫉妒,他用刀刺伤了浮比斯,然后逃跑了。爱斯梅拉达却因谋杀罪被判死刑。加西莫多把爱斯梅拉达从绞刑架下抢了出来,藏在巴黎圣母院内,弗罗洛趁机威胁吉卜赛姑娘,让她满足他的情欲,遭到拒绝后,把她交给了国王的军队,无辜的姑娘被绞死了。加西莫多愤怒地把弗罗洛推下教堂摔死,他自己也拥抱着爱斯梅拉达的尸体死去了。
2、作品简析
《巴黎圣母院》是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第一部大型浪漫主义小说。小说以15世纪路易十一时代的巴黎为背景。雨果在谈到《巴黎圣母院》时说:这本书“如果有什么优点,是在想象、多变、幻想的方面。”丰富的想象,怪诞的情节,奇特的结构,就成为这部小说的重要特色。这本书是为了叙说“命运”一语而写作的,伟大的人道主义者雨果寻求的是命运的真实内涵。无论是克罗德,还是卡西莫多,他们归根到底是社会的人,他们内心的分裂、冲突,反映的是他们那个时代神权与人权、愚昧与求知之间,庞大沉重的黑暗制度与挣扎着的脆弱个人之间的分裂、冲突,终于导致悲剧中一切人物统统牺牲的惨烈结局。
小说艺术地再现了四百多年前法王路易十一统治时期的真实历史,宫廷与教会如何狼狈为奸压迫人民群众,人民群众怎样同两股势力英勇斗争。小说中的反叛者吉普赛女郎爱斯美拉达和面容丑陋的残疾人卡西莫多是作为真正的美的化身展现在读者面前的,而人们在副主教弗罗洛和贵族军人弗比斯身上看到的则是残酷、空虚的心灵和罪恶的情欲。作者将可歌可泣的故事和生动丰富的戏剧性场面有机地连缀起来,使这部小说具有很强的可读性。
3、作者简介
维克多·雨果,法国浪漫主义作家,人道主义的代表人物,19世纪前期积极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代表作家,法国文学史上卓越的资产阶级民主作家,几乎经历了19世纪法国的所有重大事变,被人们称为“法兰西的莎士比亚”,人道主义代表人物。一生写过多部诗歌、小说、剧本、各种散文和文艺评论及政论文章,是法国有影响的人物。雨果的创作历程超过60年,其作品包括26卷诗歌、20卷小说、12卷剧本、21卷哲理论著,合计79卷之多,给法国文学和人类文化宝库增添了一份十分辉煌的文化遗产。
巴黎圣母院主要内容概括。
1、第一章 善良美丽的少女爱斯梅拉达,残忍虚伪的圣母院副主教克洛德?弗罗洛和外表丑陋、内心崇高的敲钟人伽西莫多。 2、第二章 波希米亚少女爱斯梅拉达是巴黎流浪人的宠儿,靠街头卖艺为生。她天真纯洁,富于同情心,乐于救助人。因为不忍心看见一个无辜者被处死,她接受诗人甘果瓦做自己名义上的丈夫,以保全他的生命;看见伽西莫多在烈日下受鞭刑,只有她会同情怜悯,把水送到因口渴而呼喊的敲钟人的唇边。 这样一个心地高贵的女孩,竟被教会、法庭诬蔑为“女巫”、“杀人犯”,并被判处绞刑。作者把这个人物塑造成美与善的化身,让她心灵的美与外在的美完全统一,以引起读者对她的无限同情,从而产生对封建教会及王权的强烈愤恨。 3、第三章 因为红衣主教的到来刚刚恢复秩序的人群再次轰乱起来,打断了圣迹剧。 4、第四章 红衣主教的属下再次打断了圣迹剧,人们离开了司法宫去看与人教皇的选举,使格兰古瓦的精神陷入了疯狂的状态。 5、第五章 对选出来的愚人教皇加西莫多进行描写。 作品鉴赏: 《巴黎圣母院》是善良的无辜者在专制制度下遭到摧残和迫害的悲剧。女主人公埃斯梅拉达是一个善良纯洁的少女,她富有同情心,敢于舍己救人。 当那个卖文为生的诗人格兰瓜尔深夜误入巴黎的流浪人和乞丐的聚集所、即将被杀死的时候,她挺身而出,表示愿意与他结婚,把这个诗人置于她的保护之下,虽然她并不爱他。 当卡西莫多在烈日曝晒的广场上遭到鞭挞,口渴得发出痛苦的呼号时,只有她对这个丑怪异常且深夜又劫持过她的敲钟人表示了同情。她热情天真,以为世人像她一样纯洁,至死还对负心的菲比斯保持热烈的爱情;她品格坚贞,面对克洛德的淫威而宁死不屈。
巴黎圣母院主要内容介绍
《巴黎圣母院》是法国文学家维克多·雨果创作的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以离奇和对比手法写了一个发生在15世纪法国的故事:巴黎圣母院副主教克洛德道貌岸然、蛇蝎心肠,先爱后恨,迫害吉ト赛女郎埃斯梅拉达。敲钟人卡西莫多为救女郎舍身。小说揭露了宗教的虚伪,歌颂了劳动人民的善良、舍己为人。 《巴黎圣母院》主要内容 丑聋人卡西莫多被巴黎圣母院的神父克罗德收养,做撞钟人,外貌正经的克罗德神父自从遇见美丽的吉普赛少女埃斯美拉达后,被其美色所诱而神魂颠倒,指使卡西莫多强行掳走埃斯梅拉达,途中被福比斯骑兵上尉队长所救,埃斯美拉达因而爱上了福比斯。但福比斯生性风流,被怀恨在心的克罗德刺杀,但没有死。 并嫁祸于埃斯梅拉达,令她被判死刑,行刑时,卡西莫多将埃斯美拉达救走并藏身于圣母院中,乞丐群众为救埃斯梅拉达而冲入教堂,误与卡西莫多大战,埃斯美拉达被由克罗德带领的军队绞杀在广场上,卡西莫多愤然将克罗德从教堂顶楼摔落地下,最后卡西莫多抚着埃斯美拉达的尸体殉情。 《巴黎圣母院》读后感 最近,我一直在读《巴黎圣母院》,这本书的作者是雨果,一位伟大的法国人。 我觉得这是一本主要描写伟大爱情故事的书,说的是:从前,有一位叫卡西莫多的敲钟人,他又聋又瞎,又驼又跛,所以人们认为他是“丑大王”。可他却有一颗美丽而纯洁的心灵。他喜欢上一位“吉普赛女郎”别人都爱称她为爱斯梅拉达,因为她身上有一个美丽的小香包。因为卡西莫多长得很丑,一开始,爱斯梅拉达并没有喜欢他,可后来,爱斯梅拉达觉得他是个善良的人,渐渐地爱上了他。可是教会不同意他们在一起,尤其是那位外表英俊、内心丑陋的圣母院副教主,最终毁灭了爱斯梅拉达。 这本书让我们重新思考了什么是美?什么是丑?丑陋的外表下,可能拥有一颗纯洁善良的心灵,英俊的面容下,可能隐藏着一颗丑陋的心灵。人们不应该过度追求外表的美,应该拥有一颗善待他人、美丽善良的心灵。 《巴黎圣母院》作者介绍 维克多·雨果,法国浪漫主义作家,人道主义的代表人物,法国文学史上资产阶级民主作家,几乎经历了19世纪法国的所有重大事变,被人们称为“法兰西的莎士比亚”。一生写过多部诗歌、小说、剧本、各种散文和文艺评论及政论文章,是法国有影响的人物。雨果的创作历程超过60年,其作品包括26卷诗歌、20卷小说、12卷剧本、21卷哲理论著,合计79卷之多。
巴黎圣母院的的由来
公元8世纪,巴黎人建立了圣母玛利亚教堂和圣坦尼大教堂,由于年久失修,于是人们就想要重新修筑教堂。1160年,巴黎主教昴熙斯·德·苏利发起教堂的重建计划,1163年,巴黎圣母院破土动工。到1345年才完成重建,历时182年,并取名为“Notre
Dame”,指的是耶稣的母亲圣母玛利亚。
巴黎圣母院座落于巴黎市中心塞纳河中的西岱岛上,是一座位于塞纳河畔、法国巴黎市中心、西堤岛上的哥特式基督教教堂建筑,是天主教巴黎总教区的主教座堂。它的地位、历史价值无与伦比,是历史上最为辉煌的建筑之一。
巴黎圣母院内的祭坛、回廊、门窗等处的雕刻和绘画艺术,以及堂内所藏的13~17世纪的大量艺术珍品而闻名于世,是古老巴黎的象征。虽然这是一幢宗教建筑,但它闪烁着法国人民的智慧,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
2019年4月15日傍晚,巴黎圣母院起火,大火持续燃烧了14个小时,就这样世界著名的巴黎圣母院毁于一旦。巴黎圣母院被烧毁后,社会各界承诺为重建巴黎圣母院捐款的金额已近10亿欧元。